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要抓紧出台实施。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也是涵养税源、大力改进增值税制度的改革。会议决定,
一是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其中,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微型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5、6月份退还;增量留抵税额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阶段性取消“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0、最后一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50万元”等退税条件。
二是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留抵税额也要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
三是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设立3个专项,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其中,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倾斜。
会议要求,建立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确保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和国库管理,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对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另据国家税务总局消息,3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
今年留抵退税1.5万亿,退给谁?怎么退?对此,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有关情况。
2022年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
政策安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象
一、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放宽增量留抵退税条件,将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100%,就是全部退还。同时,在退税进度上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在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
覆盖行业
二、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等行业留抵税额问题。加大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此前,对于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这次将范围扩大到全部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并在今年年底前一次性退还这些行业的存量留抵税额。
财力保障
三、中央提供财力保障,确保退税及时退付、“三保”足额保障。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
主要特点有哪些?
2022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退税减税总量历史最高。今年退税减税总量约2.5万亿元,其中主要的措施是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二、强化精准性。一方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精准聚焦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活力。另一方面,采取针对性政策举措,精准帮扶特殊困难行业企业。
三、突出组合式。今年政策既有阶段性措施,也有制度性安排;既有普惠性政策,也有特定领域帮扶举措;既有中央统一出台政策,也有地方依法自主施策;既有退税,也有减税、免税、缓税等多种支持方式。
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一方面,靠前公布实施,年初以来已经迅速出台了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尽早让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提振信心。另一方面,靠前退还留抵税额,加快留抵退税进度,该退的税款能快退的尽量快退,及时帮扶企业渡难关、复元气。
2022年留抵退税政策跟以往的
政策相比有什么特点?
一是提前退付。以前对企业增值税有一些留抵退税,但是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转下期抵扣,就不是在前面退付,而是结转到后面缴税的时候抵扣。今年实施的留抵退税政策改为了购进退税,不再等企业产生销售之后再去抵。
二是存量退税。在2019年4月以后企业新购进的设备或者说投资形成的增值税,纳入到留抵退税范围。今年不仅退付增量留抵税额,还要退还以前年度结存的进项增值税,就是若干年以来没有通过销项抵掉的进项增值税全部可以退还。所以,今年跟以前比不仅仅是退还增量,存量也要退。
三是扩大范围。原来主要是在先进制造业企业实施全额增量留抵退税。现在是扩大到所有的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等行业企业。退付的比例像小微企业以前只退60%,现在不再限制,是100%的退。
四是保障实施。原来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按照现行的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来分担,也就是说中央承担50%,地方承担50%。今年实施的留抵退税中央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支持,也就是说中央肯定还要承担中央的部分,地方承担的部分,中央通过安排专项转移支付给予支持,确保不因为地方财力的影响使退税政策打折扣。
税务部门如何确保这些退税“红包”
能够尽快地直达企业?
一、拉出单子,对标对表落实。税务系统上下一方面拉出任务清单,围绕信息系统升级、宣传培训辅导等重点任务倒排工期、对标推进;另一方面拉出责任清单,切实把任务细化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明确各环节督查事项,实化各环节考核指标,做到方向清、任务明、分工细、责任实,周密部署、压茬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二、摸清底子,确保心中有数。这次留抵退税政策情况十分复杂,摸清底子尤为重要。将对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行业认定和大中小微划型标识进行全面整理,依托税收大数据,结合案头分析,充分验证纳税人留抵税额数据,掌握企业留抵税额总体情况,用扎扎实实的摸清底数保证踏踏实实的心中有数。
三、亮开嗓子,全面精准辅导。为确保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宣传辅导必须全程跟进。一方面做到全面覆盖,在4月1日前利用电子税务局提示提醒等方式,完成面向纳税人的第一轮全覆盖政策宣传。另一方面做到精准辅导,按照分批分步推进留抵退税的安排,从4月起,有针对性地适时开展多轮次答疑解难辅导,对留抵退税存量情况复杂的企业,必要时采取“一对一”辅导,上门讲解。
四、迈稳步子,梯次分步推进。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在2022年4月30日、6月30日前,集中办理微型、小微企业存量留抵退税,不折不扣兑现小微企业6月底前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的承诺;在9月30日、12月31日前,集中办理中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确保切实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增量留抵税额根据纳税人申请按期退还,持续释放留抵退税制度性效应。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节点的集中办理并不是说“过期不候”,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以上节点后仍能按规定申请退税享受红利。
五、铺好路子,持续简化流程。考虑到今年留抵退税户数多、小额退税占比较高的情况,税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退税流程,对符合政策条件、低风险的纳税人,简化退税审核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实现全链条电子化退税,做到申请即办、高效退税,纳税人的体验将会比过去更好、更快、更贴心。
大规模的退税会不会对
地方财政造成减收压力?
中央今年全年预计退税减税是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1.5万亿元,地方要按五五分成来承担,约承担7500亿元。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中央财政在正常的转移支付之外,专门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共1.2万亿元,首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经于3月21日提前下达了,因为要准备4月1日开始退。从总量上来看,是能够支撑地方减收的。
除了特殊的一次性安排之外,还有正常转移支付的资金安排。一次性安排和正常的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相加,预计地方主要是县区落实新增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实际的减收是完全能够补齐的,能够确保退税减税的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